抖音直播帶貨正在經歷哪些變化?打造抖音爆款直播的公式!
yanfei 2020-05-25 17:40直播電商是當下極其稀缺的肉眼可見的“大風口”,商業勢能是短視頻的10倍不止。相比短視頻,直播大大降低了用戶參與門檻,全民直播成為可能,且把線下與交易相關的幾乎一切場景還原到線上,是對傳統商業的“再造”。
如今的抖音直播正在經歷哪些變化呢?我們還可以明確看出一個在抖音中帶貨的爆火公式,及商家可以從中借鑒3個好建議。
抖音直播
抖音直播帶貨正在經歷的3個變化
1、服裝商家批量入局,最勤勉也最實干
TOP100賣貨賬號中,有四分之一帶貨類目是服飾用品(多為女裝),穿搭、時尚、種草占比最高,也有部分劇情和小姐姐/小哥哥賬號。
服裝主播背景多分為3類:以淘內網紅店鋪轉型在抖音賣貨為主、部分線下實體商家、設計師品牌轉型線上,及少量掌握了服裝供應鏈的傳統企業加速入駐到抖音平臺,尋求在新流量平臺變現的商機。
服裝主播人群可謂最勤勉、最實干也最投入,30日均視頻發布數量為138.7支,均直播次數為33.85次,雖然單場帶貨銷量和銷售額在TOP100中偏低,但憑借著高頻直播以及強勢內容攻略、以及用戶對服裝的剛性消費需求,服裝主播的銷量和銷售額仍表現可觀。
2、品牌官抖開啟“瘋狂店播”模式:24小時直播不打烊,投放不打烊
隨著直播熱潮,不少品牌紛紛在抖音開啟不打烊直播。全新路虎發現運動版上市期間,在抖音連續30小時不停播;寺庫開啟抖音24小時直播帶貨……這樣的操作在直播成為一種營銷工具的當下越來越普遍。
以寺庫為例:在抖音的24小時直播模式,5-6個主播輪番上場帶貨,肩負帶貨和(預熱、引流)視頻拍攝重任。既保證視頻人設和帶貨人設統一,也(通過多主播直播)降低用戶對主播的關注,將注意力轉移到對“貨”的研究上來。
為增加直播間人氣,寺庫投放稱得上也十分“豪橫”。不僅會選擇在直播的黃金時段(通常為:17:00-23:00)投放信息流廣告和DOU+等助燃直播間,在其余時段,則會針對正在玩抖音的粉絲進行精準的直播推送,以喚醒、吸引用戶進入到直播間里看播。
寺庫的“直播+投放”模式,不僅為其他品牌打了個“樣”,也通過鮮活的案例,證實了抖音用戶的消費實力。
需要提醒的是:想運用“直播+投放”模式的品牌,不要在短期內考核投產比,因為對于像抖音這樣公域流量占絕大比重的平臺,直播的價值不僅僅在于賣貨,也能在很大程度提升品牌認知度與公信力,加速企業號粉絲沉淀(30日漲粉4.1w);與此同時,對于像寺庫這樣效果類產品,還能提升App下載量和日活,可謂“一箭三雕”。
3、帶貨型主播迅速崛起:相比于商家自播,更注重“人設”打造
抖音帶貨類賬號批量崛起,從帶貨品類看,美妝、品牌服飾、美食類產品占比居多,此外,家居家紡、小家電也是比較常見帶貨品類。
從“出身”來看,帶貨主播們大抵可分為四類——
一:官方操盤的流量名人/明星,如:陳赫、羅永浩等,無論是招商還是引流,都有官方支持;
二:來自MCN的內容型紅人,建立IP后轉型帶貨(如:仙姆SamChak、多余和毛毛姐、祝曉晗、韓小浪等),這類賬號也多會參與官方活動,來獲得流量助推;
三:為帶貨而生,如:@我是不白吃,@我是不白用等(為矩陣號),通過“動畫+劇情/搞笑+知識分享”形式,種草安利各類好物,據卡思數據追蹤,其中一個賬號30日內漲粉174.8w;
四:通過“高密度發布內容+DOU+投放”模式來漲粉和增加直播間人氣的賬號,也是這里重點想聊的。
部分豪橫主播采用“秒榜/掛榜賣貨”形式來增粉和助燃直播間,相比于前三種,這類主播多強調自有帶貨人設的建設(成功人設、勵志人設、專業人設等),且多背靠供應鏈端(從傳統電商、微商轉型而來),并深諳社群與線上流量的玩法。
我們可以將其中的共性抽離出一個簡明直接的抖音帶貨爆火公式:
爆款直播=多元渠道引流+高性價比好貨+帶貨人設建構
詳細拆解這個公式的3個組成,其實也是給到希望入局的商家最好的三個建議:
建議一、前提做好“場”:盡量“榨干”每一個直播流量來源
對大多數商家/主播而言,在抖音上開播,最難的并非是內容或漲粉,而在于如何運用好抖音的多元“流量”。抖音擁有推薦頁,關注頁,直播頁和同城頁4大流量入口,展示方式和推薦邏輯各不相同,“走紅”機會也更多。
在抖音帶貨,既要用好“推薦頁”這個最大流量池子,做好預熱、引流視頻,吸引公域用戶,又要善于做好直播間里的用戶互動,通過福利、秒殺等形式引導用戶互動,提升用戶關注轉化和商品瀏覽,以獲得直播廣場的熱門推薦。作為帶貨主播,既要做好內容,也要用好抖音信息流廣告和直播DOU+等,為直播間引流。
相對而言,前者可以設置的用戶顆粒度更細,對于價格相對高、轉化難度大的商品直播更為實用;后者則相對簡單實用,在這里,建議想投放廣告的電商們:切記遵循3小時發布原則,即:開播前3小時內發布引流視頻。
這是因為投放DOU+時,最小可設置金額100元,最短可設置投放時長2小時,DOU+通常又有半小時審核期。
因此3小時能為商家留足視頻“打標簽”時間,推送更精準用戶,到真正開播時,快速通過“外力(即DOU+)”獲得第一波流量高峰,保證開播時人氣。預熱引流視頻建議準備多條,如拍攝直播花絮并配合DOU+投放。
最近,DOU+也開始支持直播間直接加熱。沒有合適視頻素材的主播,在直播開播后,可以考慮直接加熱直播間,這種加熱方式的好處是,轉化粉絲更精準。
建議二、核心在于“貨”,既要強調貨的性價比,又要注重品質、品牌
一是,相比于快手,抖音用戶的電商消費更為成熟,也更為挑剔,習慣通過比價、查看口碑等形式來決定是否購買,因此,“低價”并不是(引導用戶沖動消費的)唯一誘因;
二是,相比于觀看淘寶直播,用戶在抖音看播的動機也不同,淘內用戶多因買買買而來,是純購物用戶;抖音用戶初始看播動機多為娛樂動機,隨機購買性很大,因此,產品的綜合實力(如:品牌、品質、價格等)很重要。
建議三、轉化還要看“人”:隨著抖音上的“購物粉”養成,人設建構的重要性愈發凸顯
人設決定用戶是否有理由追隨你,或者持續的追隨你,只有真正的 “鐵粉”或者“購物粉”得以養成,靠外部(如通過:社群、廣告等)引流的價值才會降低,關注池里的用戶價值才能上升,并甘愿充當“自來水”,帶來額外的看播流量。
需要強調的是,在抖音上做帶貨人設,不僅僅要真正能充當用戶的眼睛(能為用戶選品、砍價),還得讓用戶在看播時有所收獲,這也是抖、快直播跟電商直播平臺最大的差異,包括:輕松的收獲,愉悅的收獲、共情的收獲、學習的收獲等,這樣才能拉長用戶停留時間。
最后也建議想入局直播帶貨的商家:在新流量平臺做直播,不是可選項,而是必選項,入局越晚難度越大,紅利越小?,F在的關注點,應是落實到怎么做效率更高、效果更好、投放最少的問題上來了。

明智云代運營服務商致力于通過精準的線上營銷為企業帶來價值,全方位縱深于各類平臺,在不同的渠道皆有著成熟的案例。 我們為企業提供全網營銷咨詢業務的同時也可承擔全線執行,為企業主節省成本的同時也進行不同階段業務之間無縫銜接。我們在現階段大火的平臺如抖音、淘系直播推廣、小紅書等有著高質量的意見領袖(KOL)資源,可為企業主創造相關平臺理想的曝光量,打造相關企業傳播矩陣。